夺取“开门红”台晶电子:从年产12亿颗石英晶体谐振器看政企协同创新
2025年的初春,在重庆高新区凤笙路22号的厂房内,台晶(重庆)电子有限公司(下称“台晶电子”)的封装无尘车间,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,身着防尘服的技术员正专注操作精密仪器。一颗颗“重庆造”石英晶体谐振器从这里下线亿颗流向全球市场,市占率头部
晶片制造、胶点控制、频率精度控制和封装技术四个方面。”台晶电子生产经理张莉说,这几大方面台晶电子均走在了前列。
“自2013年量产以来,产量从1.6亿颗,以年复合成长率27%的速度增长,2020年突破10亿颗,2024年达到12亿颗,营收达4亿元左右。”台晶电子管理处副处长谢佳翰介绍,2016年起,公司开始实施精益生产项目,严格控制开发、生产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,目前智能产线自动化率和设备联网率都达到100%,通过精益化项目的实施,公司生产效率提高22.5%,能源利用率有明显提升,产品不良率大幅下降。
这样的技术革新还有很多。记者了解到,截至目前,台晶电子已开发新产品45余个,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,实用新型专利38项,软著7项,2024年荣获重庆市专利银奖;建设“微型高频晶振柔性制造数字化车间”和“微型石英晶振智能工厂”;专利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%以上,始终保持国内技术领先地位。
“开门红”背后,是重庆高新区“一企一策”精准帮扶与企业创新突围的双向奔赴。
政府和企业在人才、政策、资本等要素方面的同频共振成为企业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,谢佳翰回忆,2020年,外地员工返岗困难,高新区组建专班,通过“点对点”包车、线上招聘会等方式,一周内协调数百余名员工到岗,返岗率达95%以上,确保生产线年,高新区出台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》,台晶电子获蕞高500万元智能化改造补贴,引入全自动封装测试线亿颗,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想要稳健发展,能源供应必须稳定可靠,特别是对于生产石英晶体谐振器这个行业。2024年,当产能爬坡遭遇山城酷暑,传统电网无法满足台晶电子的生产,急需充足稳定的电力保障。在重庆高新区的牵线下,台晶电子安装实施了分布式能源站,实现热电联产,不仅实现稳定电源供应,还使厂区碳排放量每年减少600余吨,综合能效提升至80%左右,为企业的产品出口国外争取更多政策支撑。

产业招商/厂房土地租售:400 0123 021
或微信/手机:13524678515; 13564686846; 13391219793
请说明您的需求、用途、税收、公司、联系人、手机号,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。
长按/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
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版权声明:本文由平谦厂房出租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,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-0123-021 或 13391219793